中国科商网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
发布日期: 2022-12-09 11:22:26 来源: 中国创氪网

连日以来,山西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,太原、阳泉、临汾、长治、吕梁、晋中等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历史纪录。暴雨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,山体滑坡,乌马河决堤,村庄进水,南同蒲铁路、京昆高速公路中断……
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-第1张图片-腾赚网

抢险现场。谢强摄(来源人民网)
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-第3张图片-腾赚网
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-第4张图片-腾赚网
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-第5张图片-腾赚网

10月6日统计数据

在很多外地人以及部分山西人的印象中,山西干旱少雨,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之大的洪灾呢?事实上,山西在历史上一直多发洪灾,从对古代洪灾的研究中,我们可以探究此次洪灾的部分原因。

明清的山西属于我国的旱灾多发区,有“十年九旱”之称,然而,旱灾频发的山西,其实也是洪灾多发地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-第6张图片-腾赚网

之一,地理因素。这里的地理因素,指的是气候和地形。就气候而言,山西省是受季风气候影响,而季风气候的一大特点,就是降水的年内月际极不平衡,体现为冬少夏多,当全年的雨水集中于某几个月时,其他月份就容易出现旱灾,而这几个月则容易出现洪灾。就时间来看,盛夏至初秋时节,山西发生洪灾的次数和规模要远大于其他季节。由于其他月份降雨量较少,所以其他月份就容易出现旱灾,因而古代的山西,洪灾、旱灾往往是交替发生的。

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-第7张图片-腾赚网

地理因素的另一体现是地形,在古代,山西的许多城市处于小型盆地的腹地,比如大同、忻定、太原、临汾等。山西有着数量众多的小型盆地,并且古代有许多城市都聚集于此,而盆地四周高山耸峙,内部地势明显卑下,这时候一旦发生暴雨天气,就很容易对盆地腹心的城市造成冲击,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。

除此之外,山西还有一部分城市濒临河流,这时候一旦发生暴雨天气,河水上溢,就很容易发生洪灾。譬如,坐落于吕梁山东麓的交城县濒临磁窑、瓦窑两条河流,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就比较高,因此,在地方县志中,就不乏对磁窑、瓦窑两条河流河水上涨侵城的记载。

第二,人为因素。现在的山西境内,在历史上曾经森林广布,然而,到了明清时期,特别是明中叶以来,这些森林就遭到严重破坏。明清时期,出于修筑宫殿的需要,需要用到大量上等的原木,为保证原木质量,一般都要求到深山野林里砍伐,加上原木砍伐地距离原木需求地较远,中间难免有所损耗,这就造成,修筑一座宫殿,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原木。

原木的来源不止山西,还有四川等地,而且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,这些来自其他省份的百姓,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,也会用到大量的木头,所以植被便遭到大范围破坏。黄河中上游的植被减少,造成的后果是:水土流失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,而随着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化,山西洪灾发生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。

以吕梁山腹地的岚县为例,岚县境内有一条蔚汾河,在明嘉靖前,流域内山林茂密,这对于涵养水源、吸收大气降水有着重要意义,可随着农地恳殖的不断深入,山坡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,山洪也就随之增多,洪水的冲击一年胜过一年,最后导致许多百姓被迫迁走。水土流失导致的洪灾,由此可见一斑。

总的来说,我们很难决定是否出现暴雨,但我们可以影响一方的植被和自然环境。人和自然并非敌对,有时候保护自然,也是保护自己。

关键词: 山西水灾为何显得信息滞后?干旱的山西为什么仍然多发洪灾?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