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商网
大金融板块表现突出,每经品牌100指数逐步企稳
发布日期: 2023-05-21 12:14:58 来源: 每日经济新闻

本周多只港股调整明显,高鑫零售、碧桂园以及龙湖集团走势低迷,每经品牌100指数无奈收阴,本周微跌0.15%,未能跟随A股三大股指反弹。

不过,随着增量稳增长政策出台预期升温,叠加流动性合理充裕,指数反弹可期。

指数估值优势显现

本周指数缩量震荡收红,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出,个股板块跌多涨少。从周K线来看,上证指数上涨0.34%,深证成指上涨0.78%,创业板指上涨1.16%,科创50上涨2.57%,北证50上涨0.97%。由于中概股表现低迷,每经品牌100指数小幅调整,周跌0.15%,以898点报收。目前,每经品牌100指数平均市盈率仅为9.7倍,价值低估明显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从市场环境来看,增量稳增长政策出台可期,以夯实经济恢复基础。另外,央行强调货币政策强调总量适度,节奏平稳,后续货币政策主要仍以结构性政策为主,以实现稳增长、扩内需目标。资金面方面,MLF利率保持不变或指向5月LPR利率亦将维持不变,当前受存款利率调整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、融资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,短中期市场利率保持低位,流动性合理充裕。

兴业证券分析称,随着3月和4月“数字经济”、“中特估”行情的接连演绎,近期市场主线动能开始减弱,轮动强度开始回升,景气成为更重要的投资线索。一方面“中特估”在贝塔修复后,逐渐进入到内部轮动、分化的阶段。另一方面,“数字经济”尽管调整已较为充分,但新一轮主线的形成仍需要时间。因此,在一个主线动能相对减弱的时间,景气提供的阿尔法权重在上升,叠加一季报披露完毕,市场开始关注那些处于低位、股价尚未反映的高景气方向。

保险业复苏行情或持续

日前,保险行业公布了4月保费,寿险延续稳中向好态势。保险产品需求持续旺盛受两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存款利率下调及银行理财收益率较低,而在居民储蓄需求较高的背景下,保险产品相对优势明显;二是旧产品的持续推动。

中期来看,代理人渠道企稳+银保高增,大型公司的服务布局已成体系,将为寿险复苏提供供给侧支撑。经过几年的持续下滑,低产能代理人基本出清,且储蓄险匹配中高端客群的模式放大绩优代理人的客户资源、专业能力的优势,各公司核心队伍加速企稳且产能明显提升,后续将带动增员积极性和吸引力回升,有望驱动行业进入“业务-队伍-业务”的正向循环。

长期来看,居民财富正在向金融产品迁徙;短期来看,经济修复反馈到居民预期收入提升或消费信心提振仍需时日,居民储蓄意愿仍然高企。相较于净值波动较大的银行理财和基金,低风险偏好资金更偏好于可以保本的储蓄和储蓄险。由于居民已形成长期低利率预期,并且近期银行存款利率普降进一步强化该预期,即使后续3.5%预定利率下降,保本并锁定长期收益的储蓄险竞争力仍然显著。

财通证券分析指出,在“中特估”催化下,央国企价值重估正不断走向深入,自3月底以来,“中特估”持续领涨市场,考虑到险企股权投资偏好高股息率的蓝筹股,其中优质国企占比高,配置风格与当前市场风格高度一致,预计二季度中特估行情的持续演绎,将直接增厚险企投资收益或净资产(部分计入OCI)。并且,在I9准则下更多的权益资产计入FVTPL,今年利润有望保持高弹性增长。

行业龙头市场地位稳固

本周,每经品牌100指数大金融板块表现突出,中国人寿、中国财险、中国太保实现上涨,而银行板块的邮储银行、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也有不错的表现。在“金特估”大背景下,低估值的保险股有价值重估的机会。

资料显示,中国人寿保险产品以寿险为主,在总保费规模、新单规模中均居于公司主力产品。伴随经济复苏,保障型业务需求增加,公司十年期及以上保费有望迎来持续好转。

2023年一季度,中国人寿保费收入3272.21亿元,同比增长3.9%,实现正增长。公司NBV行业领先,2020年公司新业务价值实现583.73亿元,并且在全行业NBV规模下滑的情况下,拿下行业头把交椅。

中国有人寿一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速转正与新单增速高增。向前展望,代理人队伍环比基本持平或是新业务价值加速上量的信号。资产端方面,权益市场回暖将助力公司投资收益同比持续增长。

中国财险则是“中特估”的“头号种子”,具备业绩优异且估值低位同时业务模式具备稀缺性的央企标的。近年来,该公司估值始终处于被低估水平,主要是由于2019年承保的信保业务出现大额亏损、自然灾害导致车险及非车险业务赔付率大幅抬升等外部因素,压制了公司的承保盈利水平,但随着外部宏观环境改善以及公司自身加强对业务品质的把控,公司2023年的COR水平有望保持在较好水平,叠加政策助力国央企做大做强以及价值重估,公司将显著受益。

而中国人保则持续推动“长航”转型,个险和银保同时发力驱动营销模式转变,2022下半年以来新业务价值季度增速向好。公司以转型升级驱动发展模式深度转变,在个人业务“芯”模式、多元渠道策略和“产品+服务”体系的支撑下,公司有望持续打造差异化优势,2023年负债端改革成效有望进一步显现。

关键词: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