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商网
涨舒服了!还能继续吗?
发布日期: 2023-08-29 16:33:17 来源: 每日经济新闻

今天早盘行情其实是小幅低开,但之后一路上涨。


【资料图】

这种上涨方式相对舒服,至少比起高开低走来说更令人舒心。?再看今天沪指的K线走势,如果有23年以上股龄的老股民,肯定觉得似曾相识。

上图是目前的K线图,而下图,是2001年11月16日的“老黄历”。

当时,印花税从0.4%下调至0.2%,当天上证指数高开6.4%,开盘后快速冲高到6.99%的涨幅,然后就震荡走低,最后只涨了1.5%

那时股民的心情,虽然大多数人可能已经不记得了,但与昨天的情况惊人相似。

而在高开低走之后,上证指数差不多用8个交易日,收复了那根“假阳线”,那么这一次,历史会重演吗?

你肯定会说,历史总是惊人相似,但不会简单重复。当下的我,只关心还能不能涨?

好吧,或许昨天开盘前,Z哥还内心激动,希望能够重回牛市。

而经过昨天的“洗礼”之后,今天Z哥的内心已经能够做到毫无波澜。要回答“还能不能”涨的问题,我觉得需要平静下来,思考以下几个问题。

首先,对昨天行情进行一个复盘,并非复盘大盘走势,而是对上周末利好政策的再次思考。

上周日晚间,管理层一口气抛出了政策组合拳:

1.印花税减半征收;

2.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;

3.阶段性收紧IPO节奏,对再融资进行监管安排等;

4.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。

那么多利好集中出台,究竟哪一项才是对市场影响最深远的?

先说降印花税,这确实很重要,也是很直接的调控市场的一种工具。市场过热,就上调,增加交易成本,市场过于冷清,就下调,降低交易成本。当下抛出了这一招,实际上也可以看出管理层刺激资本市场的决心。

于是,多数人都很容易就去对比历史上的降印花税行情,结果一对比,就和2001年降印花税后的走势“雷同”了。

从长期来看,真正最重要的利好,Z哥认为还是对IPO节奏的收紧,以及对再融资的监管安排。

因为这一政策,实际上改变了当前市场的“生态环境”。

A股市场是一个投融资市场,既有投资,也有融资。一方是入市的资金(投资方),一方是使用资金的对象(融资方)。

而前期市场之所以持续低迷,很重要的原因是存量资金不足,新股上市节奏较快导致的投融资不平衡。

兴证全球基金就表示,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,并不意味着投融资两端都越多越好,而是要实现投融资的动态平衡。当二级市场上资金量过少时,如果一级市场IPO太多,可能就无法承接。同时,投资端也会考虑投资标的的质量,如果一些缺乏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过度融资,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。因此IPO、再融资的总量和结构都需要考虑一二级市场的协调与平衡。而阶段性收紧IPO、对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适当限制、严格再融资审核,这可以缓解市场的资金面压力,也有望提升融资端主体的质量。

所以,此时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上两次暂停IPO的经典案例。

2005年5月25日~2006年6月2日,A股期间涨幅接近50%。

当时沪市一度跌破千点大关,在暂停IPO,以及开启股改时代的多重利好下,大盘迎来牛市。

又比如2008年9月16日~2009年7月10日,当时是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的洗礼之后,IPO再次暂停。

当时暂停IPO之后,指数当天大涨9%,次日再涨7%,随后寻找市场底。但在整个暂停IPO期间,指数累计涨幅也超过40%。

这一次,虽然管理层并没有说是暂停IPO,只是收紧节奏,但时隔多年之后,再次在融资端降速,这一政策的出台,实际上已经是超预期的利好。从长远来看,或许我们还能预期的是,动态灵活地调节IPO、再融资节奏,也可能成为一种常规调节市场的手段,将对改变投融资端“生态平衡”起到重要作用。

此外,简单说一下对相关方减持行为的进一步规范,实际上也是实实在在的利好。“减持”本身其实是正常的退出行为,但是上市公司不能成为实控人的“提款机”,如果不能把业绩做好,不分红,让其他投资人看不到回报,那么实控人等相关方的减持就要受到限制。如果想要“套现”,那么首先需要做的,就是提升业绩,提高分红。

今天,冷静下来之后,Z哥再次对利好“组合拳”进行了一番分析,觉得昨天高开低走的大盘,或许只是将行情看做是“降印花税”行情。真正影响中长期行情的,或许是另外几条利好。

那么,现在又要考虑的是,今天大盘涨得很舒服了,接下来还能不能继续涨?

今天的盘面,热点不再是券商板块,换成了机器人概念,半导体、汽车股等,因为券商股短期炒的就是“降印花税”。

这些热点,有一些是催化剂的刺激,比如比亚迪公布了靓丽的中报,还有“机器人行业”大会的催化剂等。

行情能否继续涨,Z哥觉得还是信心问题。

5月以来,市场调整了3个多月,此时重拾信心,显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。

而要投资者重塑信心,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“抹平伤口”。

目前,中国股民数量有2亿,基民数量已经超过7亿,如果多数股民、基民赚了钱,信心自然就能够回来。

而前一段时间的行情,实际上对权益类基金的重仓股是不太友好的。如果连专业投资机构,连基金都赚不了钱,又何谈提升信心呢?

最后,今天大盘涨了,北向资金还在流出,但只要市场信心回来了,北向资金也会乖乖地把卖出去的筹码又买回来。

关键词: